2022年11月7日 • 周一
10:33

集采不断向创新药倾斜,已有45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鼓励创新,集中带量采购不断向创新药倾斜,我国医药生物企业被倒逼着从仿制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快速转型。除抗肿瘤药物外,罕见病药物也被逐渐关注,从北京举行的2022年中国罕见病大会了解到,中国已有45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覆盖26种罕见病。考虑到包括罕见病用药在内的一些谈判药品价格较高、使用频率较低、医院配备确有一定困难,中国建立“双通道”机制,让医院暂时没有配备的谈判药品先进药店,实行与医院相同的报销政策,缓解患者用药“燃眉之急”。中国罕见病联盟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各类罕见病患者2000多万人,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人。2018年以来,通过谈判新增了19种罕见病用药进入医保药品目录,平均降价52.6%。

2022年5月21日 • 周六
04:46

HSCA分析:GPO通过识别欺诈性卖家、促进制造能力提升避免COVID-19期间的药品短缺

据美国HSCA分析简报(2022.4.20):GPO 在美国 COVID‑19 应对工作中的作用表明,GPO 有助于保障提供者和患者获得基本用品,增加新的制造商并支撑国内制造业,保护医院和患者免受假冒伪劣产品的侵害,并利用数据和尖端技术改善患者护理。长期以来,GPO一直在帮助避免药品短缺并保障基本医疗用品的获得,是帮助医院和医疗保健系统避免和减轻短缺影响的重要合作伙伴,并在过去十年中帮助将短缺数量减少了一半。

2022年4月8日 • 周五
02:45

我国中央企业集采率普遍达到80%以上,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加深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7日发布《中国公共采购发展报告(2021)》。我国的公共采购覆盖政府采购、国有企业采购、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采购等各个领域。根据报告,2021年,我国公共采购总额超过45万亿元,全国国有企业的采购招标总额超35万亿元,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为主要特点的集中化采购率逐年上升,特别是中央企业的集采率普遍达到了80%以上。并且,随着药品国家集中采购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医药集采推进节奏加快,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未来将逐步呈现常态化趋势。此外,公共采购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绿色采购、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加深入。

2022年2月12日 • 周六
17:50

国家组织集采自2018年以来节约费用已超2600亿元

据国家医疗保障局2月11日发布的消息,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从三年的改革累计成果来看,国家组织集采节约费用2600亿元以上。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以来不断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改革,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六批药品带量采购,共采购234种药品,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年药品采购总额的30%。

2021年11月10日 • 周三
15:27

国家医保局:坚持带量采购,巩固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改革成果

11月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做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接续工作的通知。通知称,原则上所有国家组织集采药品协议期满后均应继续开展集中带量采购,不得“只议价、不带量”;着眼于维护市场和临床用药稳定,综合考量企业和产品的多方面因素,通过询价、竞价、综合评价等方式确定中选企业和中选价格;建立健全中选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保障中选药品在生产流通全过程可追溯;把信用评价和履约情况融入到接续规则各个主要环节中,使其发挥实质性作用;继续落实好医保基金预付,减轻医疗机构回款压力。

2021年10月10日 • 周日
23:45

淄博市:国家集采药品进药店,167家零售药店加入

9月30日,淄博市“国家集采药品进药店”活动正式启动,成为首个实现集采药品进药店销售的地市。全市共有167家药店自愿参加,覆盖五区三县,按“四统一”模式,即:“统一参照中选价格或进货价格销售;统一在药店显著位置设置销售专柜;统一采取双标签公示药品价格,一张是医保部门公布的集采药品中选价格标签、另一张是药店制作的销售价格标签,方便患者进行比对;统一公布医保部门咨询投诉电话,接受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

2021年9月30日 • 周四
23:47

18省市区共同开展中成药集采,中药企业将迎转型大考

9月25日,湖北省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管理服务网发布公告称,湖北、河北、山西等18省市区共同组建省际联盟开展中成药集采。这是史上最大规模、涉及省份最多的一次中成药集采。本次集采涉及74款中成药,且均为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品种。公告还明确指出了集采规范原则,即降价幅度是本次中选的主要依据。此前的9月14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广东联盟清开灵等58个药品集团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正式启动带量采购联盟首次中成药集采。

2021年9月3日 • 周五
09:34

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建设农产品集采中心

9月2日,阿里宣布启动“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动”,将在2025年前累计投入1000亿元,助力共同富裕。其中,将和当地政府一起助力农业产业化建设,建设农产品集采中心,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等。据悉,早在2019年,阿里就已开始在湖北秭归推出脐橙产业的“基地集采”模式,利用阿里的运营体系和数据处理能力等科技化手段,克服农业生产产销链条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将“不确定”变为“确定”,为更好实现“订单农业”产业化,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桥梁。

2021年6月5日 • 周六
15:20

八部门强调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近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印发《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按照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探索完善集采政策,逐步扩大覆盖范围,促进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减轻患者负担,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净化流通环境。

2021年1月24日 • 周日
11:13

药品集采已呈常态化制度化,创新升级是药企发展的长期趋势

2021年1月15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1-1)》,第四批国家层面药品集采将于2月3日开标。国家带量采购已进行三批四轮,从2018年“4+7”试点拉开序幕,2019年全国扩围,再到2020年执行的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集采,集采常态化在加速推进。前三批集采改革效果显著,覆盖的药品平均降价54%,每年节约费用530多亿元。近期国家又开展第四批集采,并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范围,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的仿制药、高值耗材纳入集采,扩大集采范围势在必行。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