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而道远:药品集采或面临断供与研发创新不足

2021年8月11日, 华北制药在进入集采目录不久后便主动放弃。华北制药也因此受到处罚,被取消2021年8月11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参加国家集采的资格。

2020年11月,一位病人给太原市长写信:

拜唐苹现在是一药难求,以前贵的时候哪里都可以买到,现在便宜了却买不到了。

“拜唐苹”的药品通用名叫阿卡波糖片,是属于治疗糖尿病的经典用药,原研方是德国制药企业拜耳。在2020年初的第二批国家药品集采中,从61.29元降到5.42元,降幅超过90%,成为当时外企参与中国集采的典型案例。但现在买不到,成了问题。曾经在部分地方的药店缺货,医院不能多买有时还断货,甚至出现跨省抢购的情况。

事实上,此情况已持续一段时间。从2020年开始,就有地方出现拜唐苹紧张的情况。2020年山东《齐鲁晚报》曾报道,大批药贩子、糖友跨省来鲁抢购拜唐苹,一些不法药贩来到山东的医院、药店抢购5.42一盒的拜唐苹,然后以3盒50元、10盒150元、20盒250元、50盒600元,不等的价格对外出售。

首个因断供集采被罚企业:华北制药

进入集采目录,以价换量对药企来说是不错的选择。然而,2021年8月11日, 华北制药在进入集采目录不久后便主动放弃 。8月20日,根据上海阳光药品采购网发布的《关于将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列入违规名单的公告》,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中选企业华北制药在山东省未能按协议供应约定采购量,经相关部门多次约谈协商,供应情况仍未改善。

作为中国最大的化学制药企业之一,华北制药的前身华北制药厂是中国 “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被誉为新中国制药工业的摇篮、“医药长子”。华北制药厂的建成结束了我国青霉素、链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缺医少药的局面得到改善。

华北制药因断供被列入“违规名单”,经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成员单位集体审议后,取消该企业自2021年8月11日至2022年5月10日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活动的申报资格。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集采一年两次的常态化节奏,华北制药不仅失去布洛芬缓释胶囊中标资格,还将失去可能在年底进行的第六批国家药品集采申报资格。

布洛芬缓释胶囊是常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在2020年8月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中,共有4家企业中标布洛芬缓释胶囊,分别是上海信谊天平药业、珠海润都制药、南京易亨制药、华北制药,中标价分别为0.2025元/片、0.2025元/片、0.268元/片、0.268元/片,率先断供的华北制药,中标价格却是4家中最高的,每片价格为0.268元,而接盘山东的珠海润都制药每片价格为0.203元。按80%约定采购量计算,山东省布洛芬缓释胶囊的量达到2511.1125万片,涉及金额仅有673万元。华北制药集采降价40%,0.3g、30粒装布洛芬缓释胶囊报价8.04元/盒,可以服用半个月,还没有一杯奶茶贵。

药企在集采中出现断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背后的原因或有原材料供应不足,原材料涨价等因素。集采中选企业采购周期为1到3年,期间可能出现原料药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的情况。其余3家药企中标价更低,信谊天平药业每片价格0.200元,保持正常供应,但每家药企成本不一样,拥有1.1万名职工的老牌国企,华北制药的成本能低到哪里去?而且,正常供应不等于稳定盈利,没有详细销售数据,你能判断其余3家一定不亏损?

华北制药在年报中解释,2020年受疫情因素影响,终端用药需求量大幅下滑,化学药制剂产品市场销售受阻,民众常态化防疫也使得用药数量减少,市场恢复缓慢,销量降低,开工不足,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涨,使得制剂产品毛利降低,公司整体毛利降低。

华北制药还需承担9068名离退休职工部分职业病津贴、书报费。考虑到职工队伍稳定及社会和谐的需要,华北制药并未将全部富余人员放假回家,待遇暂保持在本单位基本水平不变,2020年待安置富余人员工资支出为8733万元。华北制药已经负重难行,自2020年第四季度业绩急转直下。

高昂的研发成本

信谊天平药业是上海医药全职子公司,价格杀手也有不堪回首的过去。

2018年,信谊天平药业以原料药价格上涨、中标价格低为由不能正常供应药品,被辽宁省集采办警告。

信谊天平药业布洛芬缓释胶囊2018年销售收入1185.79万元,却为通过一致性评价投入研发费用788万元,然后在第三批全国集采中,相对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55.8%。

据医药魔方去年6月统计,单个药品一致性评价研发费用,1000万元以下占比70%,1000-2000万元占比22%,2000万以上占比8%。恒瑞医药的醋酸阿比特龙(新4类)研发费用最高,达3905万元,济川药业的左乙拉西坦注射剂型研发费用高达3355万。健民药业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投入研发费用1982.09万,中选第三批全国集采,预计约定中标数量首年收入1193万元。

低价药的断货、涨价

现在每次披露集采,都以降幅为荣。我们看一下历史上低价药都发生了什么?

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常见药,2013年却悄悄消失了,全国各地陆续出现药荒。当时生产甲巯咪唑成品药的企业共13家,最后只有北京一家药企勉强维持。根本原因是无利可图,甲巯咪唑的全国零售最高限价是每瓶4.9元。

硝酸甘油,是一种爆炸能力极强的炸药,也可用于医学扩张血管。2019年,江苏、辽宁、山东陆续爆料硝酸甘油片出现断货、涨价现象,0.5mg规格100片装的硝酸甘油片从2018年的4.5元涨至50元以上。

低价救命药,从心脏手术用药的鱼精蛋白到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再到心外科用药地高辛片、放线菌素D,都出现过全国性或地方性的断货情况。鱼精蛋白正常价格10元一支,在一药难求的情况下,曾经被黄牛炒到上万元一支。

糖尿病常用药拜耳的拜唐苹(阿卡波糖片)纳入集采后,从61.29元降到5.42元,曾经在部分地方的药店缺货,医院不能多买有时还断货,甚至出现跨省抢购的情况。

医药行业有民生属性,但本质上受市场调节,没有合理利润激励,断货、涨价的轮回难免。

*声明:本文或部分内容转载自《北京商报》、《人民资讯》,用于信息交流和学习参考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集采网立场。若存在侵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引用本文: 任重而道远:药品集采或面临断供与研发创新不足. 集采网. https://group-purchasing.com/article/3184.

(15)
GPONews的头像GPONews网站管理
上一篇 2021年8月18日 01:37
下一篇 2021年8月24日 00:18

相关推荐